“研学北大,源创中关”|格物主题研学活动精彩回顾发表时间:2018-12-22 20:30 12月22日,小创客们跟着爸爸妈妈来到北京大学王克桢楼的北京大学创客实践教育中心,体验由北京格物教育主办的主题研学活动。 【09:30 A.M.】北京大学创客实践教育中心 来自北京大学的王磊老师由浅入深地为小创客们讲解了关于“北京大学的创客实践教育中心”的由来及发展。 王磊老师:来自北京大学创客实践教育中心项目主管·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曾协助北京大学创客中心日常运作,学校创新课程的开设与管理,并连续2年获得北京大学创新实践奖,也是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赛组委会执行委员。 (▲图为:王磊老师带着孩子们体验了3D打印机、机器人等创客学习套件。) (▲图为:孩子们自由讨论机器人是如何做成的。) (▲图为:王老师给小创客们讲解机器鱼如何与APP连接。) (▲图为:一位小创客在亲自体验机器鱼。) 王磊老师给小创客们的爸爸妈妈们讲解了学生们通过创客尝试创业的可行性、创客教育目前国内市场的发展情况及前景。 (▲图为:孩子们和王磊老师合影。) 上午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意犹未尽,爸爸妈妈们也通过本次研学感受到,教育≠分数,它需要环境氛围的打造,更需要为孩子们提供得以充分“放电”的平台,一味地“充电”,孩子的天性得不到释放,潜能自然无法被发掘。 【12:30 A.M.】中关村创业大街3W咖啡厅 为了帮助孩子们调动午餐后稍显慵懒的脑细胞快速活跃起来,格物老师带着孩子和家长玩起了升级版的“猜猜我是谁”小游戏,爸爸妈妈们参与热情高涨,积极配合格物老师。 孩子们在游戏环节中表现出的诚实、热情、快乐深深影响着大家,家长们和孩子间的感情在不知不觉的互动中得以升华。 格物老师带着孩子们回顾了上午在北京大学创客实践教育中心的研学主题活动,并分发给孩子们纸笔,引导孩子们完成项目小报告,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学术思维意识,实现了“充电”到“放电”的过程。
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是为了给小创客们提供分享与交流的机会,帮助孩子们理清一个完整的创意思路,从“创意拟定”-“实施技术”-“具体实操”-“归纳&拓展”-“加入新创意”,孩子们兴致勃勃。 从“金鸡独立”、“避障小车”是如何搭建完成的,到“自动售货机”是如何控制的,格物老师由浅入深地讲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断提出问题。 格物教育出品的季度研学活动,既包括对像北京大学创客实践教育中心这样的科研机构,同时还搭配不同的科普基地,让孩子们感受到不同氛围下的科技创新之旅,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坚决杜绝流于形式的走马观花式参观。 不仅如此,格物每次研学都会邀请高水平创客教师对孩子进行悉心指导。帮助孩子在创作作品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并实现自己的价值主张。 格物希望,通过每一次的项目创作、分享、展示、交流,孩子们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如何将技术发挥和艺术展现有机并巧妙的结合在一个创客作品中。 没有什么活动能比“想到就能做到”这个过程更具有成就感,带着自己创作的作品回到家,铭记这次难忘的创新之旅,这就是格物教育创客研学的独有特色。
文章分类:
2018/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