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没有诗歌,也没有小说,忽然决定写写心里话,其实感觉也好久没有和自己对话了。
朋友们,我很寂寞,也很脆弱、敏感,生活中我是一个比较笨拙、话也不多的boy,我又宅,又懒,还天天幻想谈恋爱,但是也知道自己不配。平时也不打游戏,无聊了,难受了,就听听歌,写写东西,某种意义上并非我为文学献身,只是借助这种文字形式寄托自己的孤独。
上了大学后,我虽然没有放弃创作,却也变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种随缘更新的状态,当然我也不想这样,倘若絮絮叨叨地以日记形式流水账地完成创作,还是很容易的,但我不想自欺欺人,如果写的东西不能保证质量,不如不写,因为这不是练笔,而是发出来给你们看的。
这本书不知不觉已经陪伴我一年多了,写的东西很杂很碎,也并非每一章都有可读之处,也有不少糟粕,不过这也主要是因为作者能力有限,对我来说,《纯原乡》做到了以文字的形式,储存着一段青春,构筑了一个纯净的文心家园,所以一切都值得。至少,比对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傻傻的付出要值得的多。
所以这注定会是我写的很久的一本。
有些事就是如此,对它投注多少感情,它就会还你多少回忆,也想过对现实中的人付出这种真情,然而终是遥遥无期,也得不到回应,那个“她”始终未曾谋面。
于是才更加不想努力,因为,即便说,想拥有爱情自己就得变成偶像剧里的完美男人,对于自己来说也不切实际,与其为一个不可能达到的高度而叹气,不如一个人快乐,也没那么多捆绑。
相信爱情,所以才会为之沉醉、流泪,但生活不是只有小情小爱,一个人的生活也许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既然改变不了,就只能找一些别的事情,填充自己。
创作的时候也想过尽可能迎合读者,但我也经常走偏,毕竟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做任何事并非投入精力就能有所收获,我也只是尽力做到最好。
我也会时常翻阅自己以前写过的东西,不禁感叹自己的能力的确有下滑趋势,如今太依赖经验,少了灵气和真诚,甚至只是单纯想抒发而已,没有尊重文字本身的变化。
其实想了想,很多作者尤其是文艺一些的诗人散文家多数都是这样,他们创作偏向于感觉至上,只要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描写出来就很爽了,至于读者看着是爽还是难受,他们不怎么在乎,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以表达自我为大前提的作者身上,他们往往都是孤芳自赏,很少能靠写作挣钱,而真正靠写作挣钱的作者往往是迎合读者为大前提,两者没有优劣之分,各自有存在的意义。
我是个感性的人,不怎么注重技巧,创作基本也是纯粹为了抒发个人情感,所以基本都是凭感觉摸索,最终达到的效果往往有好有坏。但我也会想办法让文字自然一些,让它更容易被人共情。其实,每个人的情感都非常丰富,想分毫不差地用文字表达出来很难,即便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内心,最终效果也不一定就好看,所以还是要尊重文字,这就需要掌握一些遣词造句的功力。
做好一件事,激情和技术,都很重要。人只有学会独处,才能打开内心,听见自己的声音,这是一个自我普度的过程,也许你会觉得无逻辑无意义,杂乱无章,欲望横流,但你隔着距离重新审视一遍自己的内心,就能获得一定的超脱。
表达自己和创作本身存在一定矛盾,因为艺术多是自由的随机的,你无法将其控制,只能任其发展,而你还想尽可能地抒发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却往往并不艺术,只是个人感情的糟粕,难以引起大家的共鸣。因此,表达自己,还是尊重创作,最终总要有所取舍。
由此可见,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往往都怀着深切的孤独,想必也有这方面原因,而这种孤独触发的浓烈复杂的感情,又会将他们的灵感带到新的高度。
其实我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借助文字来鼓励自己,所以写的内容很个人,也不够诗意,而且随着积累,我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固定风格,我清楚自己擅长什么,也了解了如何表达情绪,但我的局限在于,我只能描写我已有的感受,那些未曾经历过的,即便靠想象也很难将其诠释好。因此,想成为一个好诗人,最好就是先过上一种精彩的生活,让多元的现实元素来组成绝佳的灵感。